【文一地产】文一·塘溪津门文化论坛完美谢幕 易中天趣解“大宋的商业启示”

日期:2016.08.22 作者: 来源:

8月21日下午,文一·塘溪津门文化论坛在合肥大剧院举行,由中国知名学者、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主讲《大宋商业繁华的启示》,这是易中天先生首次就这一选题发表自己的观点。


文一·塘溪津门文化论坛:合肥商业发展新契机

当天下午1点半开始的暖场活动,热烈而精彩,融入戏曲、包公、小吃、古筝等元素,多样纷呈。

论坛正式开讲前,文一集团副董事长、房地产集团总裁韦勇上台致辞,他对有幸邀请到易中天教授为合肥做精彩专场演讲,对知名历史学家翁飞教授的莅临互答,对现场国内众多媒体及专家学者同聚合肥表示衷心的感谢。今天,易中天教授将以宋代鼎盛的文明、商业的繁华,深层次讲诉合肥商业发展过程中的契机与机遇。而文一·塘溪津门,恰好就是这样一个拥有文化特质的项目,终将会成为合肥商业乃至滨湖4.0时代的一个代表力作,他将塑造合肥开放与包容的性格,将文化、旅游与商业的结晶献给“大湖名城”,将庐州文化与文明推向一个更加璀璨夺目的时代。


讲座以风趣开场:千万别问第一次来合肥的感受

易中天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、别具一格的观点和贴近时代气息的类比,合肥观众早有耳闻。昨日,刚一走上讲台,他那句“千万别问我第一次来合肥是什么感受”,博得现场观众一阵会心的笑声。

易中天对合肥早已不陌生,此前他已曾两次踏足这座城市。2012年,易中天来肥参加“心动2011·安徽年度新闻人物”评选。2013年易中天更是将自己的著作《易中天中华史》第一部“中华根”选择在合肥首发,不仅进行了名为《历史的底牌》的主题演讲,还在合肥举行了“易中天书友会”成立仪式。

“合肥的朋友,大家好!”身穿深色T恤的他一上讲台就与观众打个招呼。随后,他说:“我第一次来合肥是什么时候想不起来了,所以合肥的朋友一会千万别问我第一次来到合肥是什么感受。”风趣的话,博得台下一场会心的笑声。

随后易中天自曝,他是21日凌晨5点20分起床,坐高铁赶来合肥的。


力证宋朝繁华:炒股、车模、红灯区样样都有

宋朝给人的感觉是一直在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,似乎国力孱弱,但易中天却认为,宋朝的经济十分发达。

在易中天娓娓道来的讲述中,宋代的“炒股”、“证券交易所”、“车模”、“红灯区”等词语,听得台下观众捧腹大笑。

易中天认为,其实宋朝既不贫也不弱,一直到南宋偏安一隅的时候,经济仍然繁荣。然后易中天举例从《数学九章》中的一道数学题讲起,该题表明:宋代海外贸易很繁荣、合资经营成为普遍现象等内容。

从这道数学题中,易中天引出宋代的经济政策:国家专卖和垄断经营两种。国家专卖的有盐、茶、酒、醋;垄断经营的有矾和香料。

他特别讲到,宋代的营业执照就叫钞引,可以买卖,其实是有价证券。买卖钞引的地方叫买钞场,相当于现在的证劵交易所。这就是钞票的起源。

在讲述中,易中天多次以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的场景举例。他说,《清明上河图》中一个商店门侧方挂着一个红灯笼,表示本店有陪酒女郎,也就是当时的“红灯区”。

他说,宋代酿酒车旁边站满歌女和舞女来吸引过往行人,就相当于现在的“车模”。所以说,现在的许多营销手段在宋代就有了。

他认为,宋朝空白度牒可以买卖,宋朝人抄度牒就是“炒股”。他以此为例讲述了“宋朝的炒股风云”,以此来证明宋代是个商业社会的观点。


举例很新鲜:古时铜陵的萝卜曾热销金陵

“宋代商业社会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庄园经济的繁荣。比如《水浒传》里的祝家庄、史家庄等。”易中天说道。

在举例证明宋朝庄园经济繁荣时,易中天说,宋朝时期,在铜陵有个叫丁家洲的地方,大量种植萝卜,然后长途运到金陵,就是现在的南京,因为当时的南京人特别喜欢吃萝卜。

他提出,中国古代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给三陪小姐的,写给青楼女子的。比如宋词的代表作之一《鹧鸪天·晏几道》,“彩袖殷勤捧玉钟,当年拼却醉颜红。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成风。从别后,忆相逢,几回魂梦与君同……”在易中天看来,这首词能够反映出宋代的夜生活非常丰富。

讲述中,易中天还以“包子和厨娘”为例,讲述宋朝的经济繁荣。他说,宋代非常流行吃包子,最奢华的包子是宋真宗在太子诞生那天,下令做的包子,包子馅全是金银珠宝。还有奸相蔡京,他家就专设一个厨娘,只负责剥葱丝,奢侈到为做包子专门设一个剥葱丝的厨娘。

关于宋代繁荣的原因,易中天归纳为:农村不抑兼并;城市不设宵禁;发展海外贸易;善待民营经济;鼓励文化创新和科技进步。


从宋代文明看现代民营经济:多一些像文一集团一样做实事的企业

宋代商业何以如此繁华?易中天教授表示,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王朝都采取“抑商”的政策 ,而唯独宋朝例外。从宋太宗到仁宗,当时财政收入翻6倍,宋宁宗全国人口超过1亿,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亿级人口的大帝国。

在这样繁荣的一个时代,好像已经偏离了中国古代“重农抑商“的轨迹。经商收入一度占到全部收入的70%,而农业只占到30%,一时间商业占到实质上的主体地位。而在这期间,民间自由经营得到很大的发展。类似于街头巷尾卖酒,“正店”用的是官家的酒曲,就比路口摊贩卖的贵很多。而且当时的关于军队经商,宋代军队经商是公开的,杯酒释兵权后,那些将领都去经商了,连岳飞都经过商。

可以说,大宋民营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。易中天说道,今天我看到外面的会场布置的很漂亮,应该多一些像文一集团一样做实事的企业,要有一种认真的精神。

大宋的商业启示:塘溪津门——唤醒历史 重现繁华

宋代时期的合肥,也似首都开封一般,河流穿城,商肆林立,酒旗招展。著名词人姜夔曾在合肥留下“著酒行行满袂风,草枯霜鹘落晴空,销魂都在夕阳中”的名句。

当然,合肥的繁荣,与开封一样离不开河流。在开封,是汴河。在合肥,塘西河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。作为巢湖水系,随着历史的发展,塘西河给我们带来的又岂止是物质财富。多少人在此逗留,多少事随波而去。河水默默,无语南流,沉淀下的就是合肥文化的基因。

大宋商业的启示,向世人展示出一个崭新的合肥,一个曾拥有并将以后重新拥有盛世文明之巅的合肥,一个从史前文明一直走向宋代站在世界经济繁华中心的合肥,一个身处安徽文化中心,将其魅力辐射向全国的合肥。

新时代的安徽需要新的文化载体。文一·塘溪津门作为安徽文化的缩影、滨湖文旅的先锋,集居住、文化、休闲、游憩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名片,多层次融汇安徽建筑元素,处处体现着对文化执著的追求。唯有文化,才是项目的灵魂,唯有文化,才能给居住者、游憩者以最为走心的呈现。13公里塘西河,一路走向巢湖之滨,走向江淮首郡,一幅新时代的《清明上河图》正徐徐展开。文一·塘溪津门所做的,就是唤醒历史,重现繁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