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公家训
后世子孙仕宦,有犯赃滥者,不得放归本家;亡殁之后,不得葬于大茔之中。不从吾志,非吾子孙。仰珙刊石,竖于堂屋东壁,以诏后世。


包公生平
包拯(999-1062),字希仁,汉族,北宋庐州(今合肥)人,天圣进士。累迁监察御史,建议练兵选将、充实边备。奉使契丹还,历任三司户部判  官,京东、陕西、河北路转运使。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,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。改知谏院,多次论劾权幸大臣。授龙图阁直学士、河北都转运使 , 移知瀛、扬诸州,再召入朝·历权知开封府、权御史中丞、三司使等职。嘉祐六年(1061),任枢密副使,后卒于位,谥号“孝肃”。因不畏权贵,不徇私情,清正廉洁,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、戏剧,清官包公形象及“包青天”的故事家喻户晓,历久不衰。

       

       

       

    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                

       安徽包河酒业前身为国营肥东县酒厂,始建于1949年10月,是肥东县解放后第一家国营工业企业,发酵缸16口,日产46°白酒150多公斤。1955年择址建新厂,日产白酒能力提高到2500公斤,1957年产量为887吨。1985年,达186条优质酒发酵池,并建成年生产能力3000吨的酒精塔1座。


       1987年安徽包河酒业征地扩建,开发的“包河”特曲就供不应求,被称为肥东的“小茅台”,1988年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,1993年获中国科技之光成果博览会金奖,部分产品销往东南亚、中东、欧美等国家和地区。1995年3月更名为“合肥市肥东包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”,生产规模核定酒精5000吨,实际酿酒产能1万吨。2000年5月更名为“安徽包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”。期间,该公司生产的“包御宴”、“包河特曲”、“包河王牌”、“包河老窖”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。


@2013 安徽包河酒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皖ICP备13018035号-1
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(合蚌路7公里处)